股权转让想少缴税?这8种税筹方法请收好!
 


在企业并购重组、股东退出等场景中,股权转让是常见操作。但不少人提到股权转让就头疼 —— 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税款,让不少交易方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掌握合法合规的税筹方法,就能在降低税负的同时,保障交易安全。今天,我们就来分享股权转让中常见的八种税筹方法,帮你理清思路、少走弯路。


01      
借“正当理由”低价转让      

   

   

   

根据税法规定,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但有正当理由的,可视为合理情形,无需缴纳过高税款。这里的“正当理由”主要包括:

  • 能出具有效文件,证明被投资企业因国家政策调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导致低价转让股权;

  • 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 相关法律、政府文件或企业章程规定,并有相关资料充分证明转让价格合理且真实的本企业员工持有的不能对外转让股权的内部转让;

  • 其他合理情形。


案例:张先生将持有的A公司30%股权以低于市场价格转让给其儿子,因属于直系亲属间转让,且能提供户口本等身份关系证明,税务机关认定为“正当理由”,无需按偏高的核定价格缴税。


注意:需准备完整的证明材料,确保“正当理由”真实可追溯,避免被认定为避税行为。


02      
“股权划转”享免税      

   

   

   

针对国有资产、集团内企业之间的股权划转,税法有特殊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股权划转,可享受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具体需满足:

  • 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 划转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

  • 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


适用场景:集团内部整合资源时,母公司将子公司股权划转给另一子公司,或国有控股企业之间的股权调整,可通过此方法降低税负。


03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分期缴税      

   

   

   

如果转让方以非货币性资产(如房产、专利、设备等)作价入股,再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退出,可适用分期缴税政策。即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自发生应税行为之日起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


优势:缓解一次性缴税的资金压力,尤其适合持有大量非货币性资产的股东。


注意:需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明确分期缴税计划,且投资资产需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确认转让收入。


04      
个独/合伙持股享核定征收      

   

   

   

自然人直接持股转让时,需按 “财产转让所得” 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但若先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由其持有目标公司股权,再转让股权时,部分地区可对个人独资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政策,综合税负可降至5%-10%。


适用场景:股权转让金额较大、且目标公司所在地或持股平台注册地有核定征收政策的情况。


风险提示:需确保持股平台的设立具有合理商业目的,避免被认定为“空壳公司”;同时关注地方政策稳定性,防范政策变动风险。


05      
“特殊性税务处理”递延纳税      

   

   

   

企业重组中,若股权转让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可暂不确认转让所得,实现递延纳税。具体条件包括:

  • 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 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规定比例(如股权收购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

  • 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 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规定比例(如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 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优势:将税款递延至未来转让新股权时缴纳,相当于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06      
亏损企业承接股权抵亏损      

   

   

   

若目标公司存在未弥补亏损,转让方可以较低价格将股权转给亏损企业,受让方取得股权后,可通过后续盈利弥补亏损,间接降低整体税负。


操作逻辑:亏损企业受让股权后,未来取得的投资收益可先弥补自身亏损,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但需注意转让价格需符合独立交易原则,避免被税务机关调整。


07      
借区域性税收优惠      

   

   

   

部分地区为吸引投资,会出台股权转让税收优惠政策,如返还地方留存部分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或给予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等。转让方可将持股主体注册在这些税收洼地,降低实际税负。


常见区域:海南自由贸易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部分国家级经开区等。需注意注册企业需有实际经营活动,避免“空壳化”。


08      
先分红后转让降税基      

   

   

   

股权转让所得 = 股权转让收入 - 股权原值 - 合理费用。若目标公司有未分配利润,股东可先让公司分红,再转让股权。因为分红对于居民企业而言,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免税待遇(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对于个人股东,股息红利需缴纳20%个人所得税,但分红后股权原值不变,股权转让收入可相应降低,整体税负可能低于直接转让。


案例:李先生持有B公司10%股权,股权原值100万元,B公司未分配利润500万元。若直接以600万元转让,需缴个税(600-100)×20%=100 万元;若先分红10%即50万元(缴个税 50×20%=10 万元),再以550万元转让,需缴个税(550-100)×20%=90万元,合计缴税100万元,看似相同?但如果B公司是居民企业,企业股东分红免税,此时“先分红后转让”可节省税款。


关键:根据股东身份(企业/个人)和公司盈利情况灵活选择,最大化降低税负。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税筹方法都必须基于合法合规的前提,符合税法规定和商业逻辑。税务机关对股权转让的监管日益严格,若通过虚构交易、阴阳合同等方式避税,可能面临补税、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股权转让的金额、主体身份、企业性质等因素,提前规划方案,并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和评估机构 —— 评估机构出具的股权价值评估报告,可作为股权转让价格的重要参考,避免因价格不合理引发税务风险。


     
END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政策          
评估实务干货          

           

           

           

           

           

           

           

           

           

           

           

           

           

           

           


云智无界,恒道有方;

以衡立信,因云致远。

用「云」的科技力量与「衡」的公正精准,

提供全方位价值评估。


云衡评估

专注全产业评估服务20+年,

具备权威评估资质,

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在服务项目上的研究和操作被广泛认同,

专业水平位列行业前茅。


资产评估请咨询

19925239986


免责声明:本网站对发布的保持中立态度,仅供读者参考。且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