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房屋评估方式哪种更利于被征收人,看这
 

房屋评估方式直接决定被征收人的补偿金额,却有很多人因不懂不同方式的差异选错,导致少拿补偿:有的被征收人默认用成本法评估老旧房,结果补偿远低于市场房价;有的忽视收益法,经营用房屋漏算停产停业损失。目前征收中常用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三种方式,它们在适用场景、补偿逻辑上差异显著,对被征收人的利好程度也不同。本文拆解每种评估方式的核心逻辑、适用情况及对被征收人的利弊,帮你判断哪种更适合自己,避免吃亏。


   
MANUFACTURE    


PART.1      

     

     

市场法:普通住宅的 “最优解”

     

市场法尤其适合普通住宅,核心是“参考周边同类房屋成交价”,补偿更接近实际市场价值。

1.核心逻辑:找相似案例算价格

  • 评估流程:筛选周边“可比案例”(同户型、同年限、同地段,近6个月成交),按楼层、装修、朝向调整价格;

  • 关键参数:案例需“3个相同”(地段、户型、用途),调整系数参考:中间楼层比顶楼高5%-8%,精装比简装高300-500元/㎡,南向比北向高10%-12%;

  • 例:90㎡两室一厅(中间楼层、简装、南向),周边相似房屋均价1.5万元/㎡,调整后评估价=1.5×90+(6%+10%)-5%=139.5万元。


2.利好与适用场景

  • 优势:补偿贴合市场价,能覆盖购房成本;案例可查,争议少;

  • 适用场景:城市核心区、次核心区普通住宅,周边二手房月成交≥5笔。


3.避坑要点

  • 要求提供案例成交证明(网签截图、中介记录),防虚假低价;

  • 无近期成交案例可参考同地段新房价(扣折旧);

  • 调整系数需有依据(如当地房协《楼层调整指引》)。


某小区被征收人发现评估用远郊案例(1.2万元/㎡),而非同地段(1.5万元/㎡),提交证据后补偿增27万元。



PART.2      

     

     

成本法:仅适合 “特殊房屋”

     

成本法按“重新建造成本减折旧”测算,普通住宅选它补偿往往低于市场价。

1.核心逻辑:算建造成本扣损耗

  • 公式:评估价=重置成本-实体性折旧-功能性折旧-经济性折旧;

  • 关键参数:重置成本含建材费(砖混800元/㎡)、人工费(300元/㎡)、管理费(10%)、利润(8%),合计约1288元/㎡;折旧率按使用年限(如70年房龄用20年,折旧率≈28.6%);

  • 例:20年房龄砖混住宅(80㎡),评估价=1288×80×(1-28.6%)≈73.5万元(仅为同地段市场价61%)。


2.利弊与适用场景

  • 劣势:补偿低,不考虑地段溢价,折旧“一刀切”;

  • 优势:适用于无交易案例房屋,补偿稳定;

  • 适用场景:偏远农村自建房、古建筑、接近报废房屋。


3.避坑要点

  • 普通住宅遭强制用成本法,可提异议要求改市场法(依《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

  • 必核重置成本构成(防虚减);

  • 功能性折旧需证据(如无电梯需住建部门改造标准)。

某农村被征收人用成本法评估,机构按600元/㎡建材费算,实际800元/㎡,更正后补偿增3万元。



PART.3      

     

     

收益法:经营用房的 “专属利好”

     

收益法按“房屋未来租金收益”测算,针对经营用房,含停产停业损失。

1.核心逻辑:算收益折现价

  • 公式:评估价=年净收益÷折现率(4%-6%)+停产停业损失(年净收益3-6倍);

  • 关键参数:年净收益=年租金-运营成本(租金20%-30%);如100㎡商铺,租金5元/㎡/天,年租金18.25万,运营成本5万,年净收益13.25万;

  • 例:评估价=13.25÷5%+13.25×6=344.5万元(停产损失占23%)。


2.利好与适用场景

  • 优势:含经营损失,补偿全面;租金可验证;

    • 适用场景:有营业执照、稳定租金的商铺、写字楼、民宿。


    3.避坑要点

    • 提供经营证明(营业执照、租赁合同、租金记录);

    • 核租金数据(防按“理论租金”低算);

    • 盈利证据(利润表)争取最高倍数停产损失(如6倍)。

    某商铺被征收人未提供合同,机构按3元/㎡/天算,提交后年净收益从8.76万增至13.25万,补偿增90万元。



    PART.4      

         

         

    如何选:3步锁定有利方式

         

    1.看房屋类型定方向

    • 普通住宅:优先市场法;

    • 经营用房:必选收益法;

    • 特殊房屋:只能成本法。


    2.看周边条件验可行性

    • 市场法:查近6个月同类成交≥5笔;

    • 收益法:确认周边有经营用房租金数据;

    • 成本法:核当地最新建材、人工价。


    3.看政策争额外补偿

    • 查补偿方案,看评估方式奖励;

    • 特殊情况争取组合方式(如“住改商”用市场法算房价+收益法算经营损失);

    • 拒不利方式可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维权。

    某“住改商”被征收人(120㎡),用“市场法180万+收益法45万”,总补偿225万,比单一市场法多45万。



    PART.5      

         

         

    常见误区:别少拿补偿

         

    1.“征收方指定就用哪种”

    • 被征收人有权选,强制指定可提异议。某小区集体反对后改市场法,补偿增20%;


     


    2.“收益法只算租金”

    • 附加收益(广告位租金)也可算,某民宿补报后补偿增24万;


     


    3.“重置成本固定”

    • 随建材价涨而增,某被征收人核价后补偿增4.8万;


    4.“案例越旧越好”

    • 需近6个月案例,某被征收人更正1年前案例后补偿增36万。





    选对评估方式是多拿补偿的第一步:普通住宅选市场法,经营用房选收益法,特殊房屋才选成本法。记住你有权参与选择,结合房屋类型、周边条件和政策,才能让补偿覆盖损失,避免拆迁后生活水平下降。




             

             
    END        

             

             

         
            

     

             

       



    8cm.jpg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政策、评估实务干货        




    云智无界,恒道有方;

    以衡立信,因云致远。

    用「云」的科技力量与「衡」的公正精准,

    提供全方位价值评估。


    云衡评估

    专注全产业评估服务20+年,

    具备权威评估资质,

    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在服务项目上的研究和操作被广泛认同,

    专业水平位列行业前茅。


    资产评估请咨询

    19925239986


    免责声明:本网站对发布的保持中立态度,仅供读者参考。且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我们。